目录
文学史研究
革命的空间表现及其心理悖反——重读蒋光慈张屏瑾;1-16+53
知识迁移与本土再造——近代中国“教育小说”的发生与辨义马勤勤;17-33散文研究
创造自我——李娟论岳雯;34-53
风中的修为:论李修文《山河袈裟》金理;54-62
“缺席的散文”和一个散文家的档案——周晓枫论项静;63-73作家与作品
动态的“画框”与历史的光影——以抗战初期卞之琳的“战地报告”为中心姜涛;74-95
“博物诗学”视野下的《繁花》文体解析王书婷;96-117
社会主义伦理与讲述中国的方法——欧阳黔森论颜水生;118-136丁玲及女性写作研究
战争、家国与“新女性”的诞生——论丁玲延安时期对农村妇女的书写冷嘉;137-155
“母子”关系的文学想象与政治隐喻——以杨刚和丁玲为例的考察姜云飞;156-173戏剧研究
论李健吾剧作中的华北乡村空间——以《村长之家》《梁允达》《青春》三剧为例李星辰;174-187
中国现代话剧发生史叙事中的错位梁艳;188-197新现象研究
网络文学二十年影视改编概论徐兆寿;巩周明;198-211学术书评
吴福辉《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(插图本)》英译本序王德威;季剑青;212-216
用史料还原一个真实的巨人——评李斌《女神之光:郭沫若传》吴辰;217-222史料钩沉
《晶报》与郭沫若佚文金传胜;223-235+259
胡适夫妇致毛玲之夫妇信件黄淳;236-259
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欣赏2+261
编后记26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