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文学史研究
“四事”与“四文”的连动——重论延安文艺体制的建构过程赵卫东;1-17
“北平狂飙运动”发覆——从《全民报》《北平日报》副刊谈起刘涛;18-35
跨媒介实践与文学的形式探索——“十七年”小说的电影改编王杰;36-44
历史想象与审美视域的拓展——以阿来、格非、李洱的小说为中心张博实;45-55
史料研究
简短文字中的深长意味——卞之琳集外短篇及短文述略陈越;56-80
从《二马》生发出来的故事——老舍小说佚作《一号儿买卖》的意义郭国昌;吴婧雯;81-90
诗歌研究
王国维境界说在新诗批评中的调适西渡;91-111
郭沫若旧体诗笺注补正
常丽洁;112-123
清末民初译诗与新诗的诗体建构——以《新青年》译诗的诗体演进为视角李向阳;124-136
另类的“现代”与另类的“左翼”——鸥外鸥《诗的制造》所关涉的诗学论争张静轩;137-148
鲁迅研究
照相与肖像画——论鲁迅杂文中的元图像陈洁;149-156
鲁迅与“S城”意义的建构孙海军;157-168
茅盾研究
“牯岭时刻”与作家“茅盾”的诞生苏心;169-184
茅盾叙事视野的转换之开端——《大泽乡》中的学术与政治尹捷;185-197
作家与作品
美好的幻梦 自慰的救赎——重读《迟桂花》程小强;198-206
“西南作家最值得注意者”——论白平阶赵锐;207-218
冷落、热评与经典化——《酒国》与当代文学生态的关系慕江伟;219-227
空间、历史与人——由《暂坐》看贾平凹小说与现实主义之关系王金胜;228-241
《考工记》的叙事风格和历史逻辑韩欣桐;242-250
书评
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反思与追寻——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通史》读后殷国明;251-260
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欣赏2+261